暑假剛剛結束,迎來九月份開學季。記者從廣東省反詐中心了解到,近兩三個月來,冒充公檢法詐騙和兼職刷單詐騙警情較為突出,二維碼支付形式的第三方支付成為日益常見的詐騙資金轉入方式。省反詐中心發(fā)出提醒,開學季到來,學生和家長尤其需提高警惕,接到陌生電話、短信時,務必仔細核實,避免輕信受騙。
以7月份的統(tǒng)計數據為例,全省有效電信網絡詐騙警情約9000起,環(huán)比上升2.11%,網絡詐騙犯罪占比過半。其中,網絡購物詐騙、冒充客服詐騙、冒充公檢法詐騙、冒充熟人詐騙、網絡兼職刷單詐騙比例最高,分別占17%、12.65%、11.24%、10.63%、10.32%。
開學現場
冒充公檢法詐騙卷土重來
女子為證“清白”被騙95萬
“手機欠費”“銀行卡涉案”“違法快件被扣”?為幫事主“自證清白”,所謂的“公檢法”部門便以“資金清查”為由,讓事主將錢轉至“安全賬戶”。當心,這是一個騙局。
近日,冒充“公檢法”詐騙有卷土重來之勢。今年7月,全省各地反詐中心就接到冒充公檢法詐騙警情超過1000起,環(huán)比增長34%。不法分子常冒充運營商、銀行、快遞客服,稱事主涉案并以幫事主證明清白報案為由,轉接至所謂的“公安機關”接聽。同時,假冒辦案人員,以事主的身份證、銀行卡被盜用,涉嫌事主涉黑、涉毒或涉嫌經濟犯罪,要求事主配合調查,并恐嚇事主不能告訴任何人。隨后以“資金清查”為由,誘騙事主將所有資金轉入開通網銀和電子密碼器的銀行卡,并要求提供手機驗證碼和電子密碼器密碼。
廣州反詐中心公布了一個案例:8月2日9時許,劉某接到一自稱某快遞公司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其有一個內含8個偽造的身份證的快件被海關扣查,劉某否認后對方幫事主轉接至“XX市XX區(qū)刑偵辦公室”報案。一自稱是“XX市公安局刑警”的男子告訴劉某不但其偽造身份證,而且名下銀行卡還涉嫌洗黑錢,并以幫事主洗清案情為由,要求事主接聽辦案人員“楊科長”的電話并配合接下來的工作。稍后,一自稱是“楊科長”的男子聯(lián)系了事主,并要求劉某登錄一個網站查看“拘捕令”,對方要求事主將名下所有財產轉移到開通網銀的工商銀行卡和中國銀行卡上,并要求事主提供手機驗證碼和電子密碼器密碼,即刻刪掉手機短信內容。事主按照對方指引操作后致電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客服,發(fā)現卡內資金已經被轉走95萬元,才意識到被騙。
與之類似,今年5月,佛山事主周某接到一個自稱是通信部門工作人員的陌生電話,對方聲稱周某在上海開通了一個移動號碼,該號碼涉嫌詐騙216萬元。周某否認后也陷入“套路”,先后6次向“安全賬戶”轉賬130余萬元。
【反詐中心提醒】
警方提示,凡是接到自稱公檢法機關的電話,要求找隱秘地點、做電話筆錄、查看網頁上的“通緝令”“逮捕令”,并要求把錢轉到“安全賬戶”或“資金審查”的,都是騙子。
暑期招聘求職類案件多發(fā)
求職需先行墊付資金?拒絕!
兼職模特每小時收入300元,但前提是拍攝價值高達幾千元的“模特卡”?“急求兼職淘寶刷單員,工資日結,業(yè)績好有提成”背后卻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騙局。記者調查了解到,在剛剛過去的暑假,不少大學生在網上求職,陷入騙局的案件時有發(fā)生。
據廣州反詐騙中心日前發(fā)布的統(tǒng)計數據,網絡詐騙、電話詐騙和短信詐騙分別占廣州市電信詐騙警情的62.5%、31.6%和5.9%。其中,招聘求職類占網絡詐騙比重的18.6%,而招聘求職類中又以兼職刷單刷信譽最為常見,占比高達 81.9%。
8月初,廣州某大學生小陸在網上找兼職刷單工作,通過QQ與對方聯(lián)系后,按對方的指引下單選定商品,將未付款的訂單截圖發(fā)給對方。對方要求其通過支付寶掃描發(fā)來的二維碼進行付款,刷完第一單小額訂單后對方按照約定返還。小陸隨后相信對方并開始刷第二單,掃描支付完后對方又稱第二單有三個任務且每個任務內含多個商品,要求完成三個任務后方可返還本金和傭金。小陸按照對方的要求前后共支付4次共計24000元后要求對方返還本金和傭金,對方以未完成任務要求其繼續(xù)刷單,這時小陸意識到自己被騙。
除了刷單刷信譽,求職面試時以辦理“就業(yè)證”“健康證”等各類證件,收取“中介費”“服裝費”等為名進行詐騙也較為常見。今年暑假,廣州某高校大學生周某加入了一個名為“廣州家教一對一”QQ群。一名自稱負責人的“張老師”聯(lián)系了周某,向其介紹一份家教工作,并要求收取中介信息費480元。7月11日,周某通過支付寶向對方賬戶匯款480元。當晚23時,周某在宿舍內與相同經歷的同學聊起,才發(fā)現有可疑,后發(fā)現該QQ群已經解散,該“張老師”的QQ號已經刪除了事主,無法聯(lián)系。
【反詐中心提醒】
網絡信息魚目混珠,不法分子經常通過QQ、YY、微信群、招聘網站等社交平臺發(fā)布“報酬豐厚”的虛假招工信息吸引眼球。一旦事主聽信,按其指引操作,不但不能及時找到工作,反而還會被對方以會員費、升級費、培訓費、資料費、押金、保證金等各種名目“忽悠”,不斷地按照對方要求轉賬匯款。最終都是越陷越深,損失越來越大。警方提示,找兼職找工作應通過正規(guī)途徑,多方核實招聘單位的真實性,不輕信“回報高、收益快”的謊言,做到不轉賬、不匯款。